河北体育惠民工程巡礼系列报道八 邢台
球场成了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邢台市为全民健身拓展更广阔的天地
□本报记者 冯晶
2022年,邢台市在省体育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0项民生实事工作部署,高度重视体育惠民工程建设,坚持政府推动,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全民参与,把抓好体育惠民工程建设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年内共更新1015处健身设施,建设足球场20处、篮球场40处,健身步道50公里,截止目前,市县两级共投入建设资金2700余万元,已全部提前超额高质量完成,使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多元,惠及更多群众。
在邢台市襄都区南康庄村的篮球场上,一些村民正在打球,场上双方你来我往,突破、抢断、盖帽,竞争激烈。在此打球的赵先生告诉记者,自从村里建了这个篮球场,他和朋友们都非常喜欢。以前村里没有篮球场,喜欢打球的他,每次要跑到离家六七公里的体育公园,离家远,路上也要耽误很长时间。
据了解,村里新建的篮球场,以前是一片荒地。今年,市体育局打造全民健身工程,计划更新社区村庄健身设施1000处,建设足球场20处,篮球场20处,他们村子被列入改造计划,如今,焕然一新体育设施,每天傍晚,都会吸引村民前来休闲锻炼,这也成为了南康庄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村民们对此也是赞不绝口。
“为抓好体育惠民工程建设,我们根据不同村、社区具体情况制定了不同方案。因使用寿命以及室外自然条件影响,室外健身设施呈现出年限不一、质量不一、损坏程度不一的分布局面。根据以上情况,重点对全市现有的各类室外健身设施进行了摸排,对需要维修和更新的进行了分类,做好分配计划;对适合建设足球场和篮球场的地块进行了考察,和各县讨论建设细节,研究健身步道建设方法程序;和社区以及开展体育活动积极性高、条件好的学校进行沟通,制定冰雪活动方案。确定了各项体育惠民工程建设方向。”邢台市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室外健身路径、足球场和篮球场、健身步道建设方面,我们深入全市20个县市区200多个村庄进行场地勘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旧建新的基调,制定新建、扩建、改建、共建等建设模式,指导全市体育惠民工程建设。在项目实施中,选择典型县,具备较好的体育场地建设条件的县进行先期实施。在场地选址上,我们本着亲民、便民、利民和资源共享、不占用耕地的原则,将场地建在村民文化广场、道路两侧宽阔地带等位置。多个行政村在场地选址上,拆迁了破旧不堪、无人使用的废弃房屋,搬迁了树木杂物,并进行了规划设计,使废弃荒园变成了健身场地。”
除此之外,在冰雪活动中,邢台将普通群众、社区服务人员、体育俱乐部和中小学学生分类分批进行了冰雪体验和培训,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冰雪运动,喜爱冰雪运动。目前该市举办各类冰雪赛事活动646场次,并在冰雪活动中挖掘特色,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形成浓厚的冰雪体育锻炼氛围,掀起广大群众参与热潮。
未来,邢台市还将继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面,推进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以组织抓管理,以管理促提升;积极申请资金,加强体育惠民工程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实现“场地坏了有人补、器材坏了有人修、场地脏了有人清、比赛活动有人组织”的“四有”目标;对体育惠民工程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设施分布和使用更合理,活动更高效,为全民健身拓展出更广阔的天地。
■邢台市民在享受运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