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沉钩


亲历南宫创建“全国武术之乡”

刘明沐

    1984年1月,我调到南宫县体委任副主任,以副代正主持体委全面工作,亲身经历了创建“全国武术之乡”的历程。

为了全力备战邢台地区1985年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南宫县体委全体工作人员总动员。一方面加强整顿体委武术学校,认真组织、严格训练;一方面全力备战篮球、田径等其他项目。田径项目选定南宫中学,让其组队,天天练。篮球,选定二中教师,让其组队,通过出访比赛的方式进行备战。我本人亲自带队四次去冀县、三次去衡水、两次去巨鹿。每次一至二天,最多三天。体委车辆不够,就借用县玻璃厂的轿车。

经过一年的紧张备战,第二年比赛前我们信心十足,一举夺得7枚金牌、9面红旗,荣获邢台地区1985年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精神文明第一”的好成绩。当时,这面超大号的“精神文明”大旗还被悬挂在县政府办的正面北墙上。当年的农民运动会,县体委也获得了全区第一。南宫县体委当年创建了南宫体育运动历史的一个最新高度。

在邢台七运会期间,南宫县武术项目得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开启全县群众性武术活动时,我把在县文化局工作时亲手组建的16个文化站、32个文化点转身为体育点,并新组建西关的“西胜武馆”、马家河沟的“英聚拳社”、后张稳的“和睦拳社”,还有东唐苏、开河、北便等八个武馆、拳社。全县全民健身的武术运动空前活跃起来。

县委、县政府对在全县开展全民健身群众性的武术活动、全国武术之乡的创建工作非常重视,签发了我起草的两份政府正式文件。规定每年二月的春节期间为“全县武术活动月”,村村有活动,乡乡有比赛。全县每年做一次评比,曾评出村、镇的“十面红旗”、“红旗拳社”等进行表彰,侯町乡后张稳拳社柳玉新还曾到省里作典型发言。东街小学被省体委、省教育厅联合授予“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南宫县体委四年四次在全区18个县、市、区排位第一。我本人两获地委、行署“创业立功”三等奖。

与此同时,南宫县体委还积极筹建了象棋、篮球、门球、乒乓球、羽毛球、钓鱼等10多个协会。

在县体委的不懈努力下,河北省全省武术比赛两次在南宫举办,上世纪九十年代,好武人才众多、尚武精神昌盛的南宫荣获“全国武术之乡”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