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体育强省而勇毅前行 ——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本报记者 周强
编者按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省冰雪运动不断加速发展,全民健身更便捷、更普惠,水平更高;体育健儿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竞技体育实力不断攀升;体育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发展。为了展示一线体育人建设体育强省的饱满热情和昂扬姿态,本报记者深入各运动中心,通过采访基层的运动员、教练员,报道来自一线的故事,从即日起本报推出“为建设体育强省而勇毅前行——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栏目,敬请关注。
厉兵秣马迎鏖战
冬运中心积极备战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目前,距离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开幕还有200多天的时间,对于省体育局冬运中心来说,已经到了备战的关键时刻,中心上下正戮力同心,奋楫笃行,全力以赴做好各项训练备战工作,打好十四冬,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很多人还沉浸在五一小长假带来的欢乐时光时,省体育局冬运中心的于伟华教练已经带领着河北女子冰球队赶往长春,开始了下个赛季的备战训练。
“上个赛季刚刚结束,很多队员其实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但是,国家的赛事计划有了变化,我们就得积极调整,抓紧应对,这次到长春的目的是带领队员们上冰训练,另一个就是找高手对抗,快速提升队员们的竞技水平。”于伟华教练介绍说,河北女子冰球队成立于2017年3月,运动员全部由田径、足球、跆拳道、赛艇、皮划艇等项目跨界跨项而来。虽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特别是在今年的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中,一举夺得铜牌,球员们不仅积累了经验,还收获了信心。
据于教练介绍,河北女子冰球队经过几年的发展,不仅取得了技术层面的飞跃,更是实现了运动员内心的升华,“原来队员们没怎么参加过比赛,都比较怕比赛,现在经历得多了,也拿到了全国性赛事的奖牌,内心逐渐变得强大起来,不惧战、敢应战成了大家普遍的心理状态。”目前,河北女冰已经在长春训练了一个星期,接下来,她们将转战成都,进行更高难度的备战训练。
据了解,目前队员们的身体状态和心态都很平稳,队伍的整体实力也在稳步提升,但是依然存在着基础薄弱、人才短缺、缺少高水平对抗等问题。于教练表示,河北女冰将采取多种手段,增加高水平对抗,不断夯实基础,同时不断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梯队,拓展“板凳深度”,保持女冰队伍良性发展,争取向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奖牌发起冲击。
和于教练一样,U型场地教练杨成营也是在五一期间就带着盛海鹏等四名运动员,前往成都尖峰旱雪场开始了备战训练,“这四名队员已经入选国家队,要跟着国家队去打比赛,所以先把他们带出来训练,头一天晚上到成都,第二天上午就开始训练,先让他们把各个难度都尝试一遍,然后再上难度,通过视频回放的形式,一帧一帧地去抠细节,包括他的抓板时长,抓的什么部位等等。”
杨教练介绍说,河北U型场地包含单板U池和自由式U池两个项目,目前队伍成绩整体不错,上个赛季在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中共收获7金4银3铜的好成绩,大概有9名运动员进了国家队,承担着我省冬季项目夺金夺牌的重任,队伍压力也很大。“我还兼任着自由式U池国家队教练,12月份就要跟国家队走了,想在走之前好好打磨一下队伍,因此特别重视这段时间的备战。”
据介绍,除了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外,杨教练还特别注重保障运动员的安全,确保他们不受伤,“针对训练计划做了很多的保障工作,训练力求高效率,为运动员储备高难度的同时,确保成功率达到95%以上。”杨教练表示,成都的训练结束后,他们就会立即返回崇礼长城岭训练基地,进行室内U型池的训练。同时,他还将制定专门的训练计划,带领其他非国家队的运动员进行备战,整体提升省队的竞技水平。
目前,冬运中心正全力以赴构建高质量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竞技备战金牌计划提供有力支撑。据冬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正在着力构建路径清晰,目标明确,运转高效的冬季项目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以冬季项目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冰雪协会、冰雪俱乐部为基础,以各级各类体校、业余体校和青少年训练中心为主要阵地,以集训二队为选材池储备库,以专业队为塔尖的河北省冬季项目青少年后备人才4级培养体系,统筹推进冬季项目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中心还将明确输送路径,制定选拔机制,对标备战目标,优化项目布局,加强全素质人才培养,强化体能基础和基本技术,为后冬奥冬季项目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冬运中心的运动员正在积极备战中。 冬运中心 供图